鬼故事会 - 清代状元们的绝妙对联趣闻

2021-06-16 01:05:39 阅读 :

韩菼(1637—1704),字元少,号慕庐,苏州人,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科状元。

韩菼曾考过个四等秀才,未及第时,授读于蒙馆。馆主识字不多,而又强作能事,往往干预馆政,常将经书句读点破。韩菼为此与他争论,他说:“你是四等秀才,你懂什么?!”韩菼只得忍受。一天,馆中生徒诵读《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苛免”时,将“毋”字误读作“母”字。正好有个名士来访,听了暗暗发笑,于是挥笔写下上联:“曲礼一篇无母狗。”笑问馆中生徒:“谁能出来对下联?”众人面面相觑,只有韩菼起身应对:“春秋三传有公羊。”那位名士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妙妙妙!”韩菼从此知名。


秦大士(1715—1777),字鲁一,又字涧泉,号秋田老人,江宁(江苏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科状元。

相传,秦大士跟著名文学家袁枚等人一起游西湖。经过岳坟跟前,大家看到秦桧夫妇的跪像,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气。袁枚发现秦大士一脸尴尬,故意和秦大士开玩笑说:“秦公,我们今天作副对联吧!我出上联,你对下联如何?”于是随口吟道:“人从宋后羞名桧。”秦大士红着脸应对:“我到坟前愧姓秦。”


潘世恩(1769—1854)字槐堂,号芝轩,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状元。

潘世恩天资聪颖,器宇端凝。十五岁参加童子试时,终日端坐不离席。吴县知县李永亭非常惊异,于是将他拔置前列,并出对说:“范文正以天下自任。”藩世恩立即应对:“韩昌黎为百世之师。”李知县又说:“青云直上。”藩世恩不假思索地对答:“朱绂方来。”此语出自《易经》。“绂”,古指祭服,又指祭服的蔽膝。“方”, 古祭祀名,譬如《诗经·小雅·莆田》有“以社以方”诗句。“朱绂方来”一语是指祭祀。潘世恩巧言以对。李知县赞叹不已:“此童子将来必定富贵!”


蒋立镛(1782—1842),湖北天门人,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状元。

本来,蒋立镛殿试过后接文华殿大学士董浩和户部尚书曹振镛等人初拟的名次是第三。据传,当日下午,嘉庆皇帝在御花园接见众进士,进行“御批”。正当他举笔欲点时,突然发现蒋立镛为湖北籍,便停下笔来,问道:“汝是湘北人?湖北人要开天门才能点状元。”蒋立镛不慌不忙,从容答道:“臣正是天门人,此次从天门来应试。”嘉庆皇帝一时语塞。君无戏言,不得不点了。但他又不甘心,还想面试蒋立镛的才学,便说:“朕出一联,愿汝即刻对出。”他瞄了一眼旁边的莲花池,吟出一句:“青衿争出玉宫。”“青衿”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玉宫”即皇宫。这上联意思是说,读书人齐集皇宫,争相脱颖而出。蒋直镛一想,内涵虽然如此,但表面上都在写眼前事物:“青衿”又可解为荷叶;“玉宫”还可解为水晶宫。这一句如此解来,便成了描写青翠欲滴的荷叶从碧玉般的水面争相透出的美景。蒋立镛注意到皇帝曾向莲花池瞄了一眼,自己也暗瞅着那里,只见株株粉荷含苞待放,直指苍穹,顿时灵发心窍,朗声答道:“臣谨对——朱笔独点天门。”嘉庆皇帝听罢拍案叫绝,于是朱笔一挥,蒋立镛就成了状元。


林召棠(1786一1873),字爱封,号芾南。广东省吴川县人。道光三年(1823)状元及第。 

道光三年八月.林召棠获准荣归故里省亲。路经苏州时,住在苏州广东会馆。家乡新科状元来了,会馆自然要设宴接风。席间,请来了一些当地官绅、才子作陪。苏州是文化发达的古城,人才云集。仅清代就出了十几名状元,号称状元之乡。因此,在座的苏州显贵藐视出身边远省份的林召棠,加之他衣着简朴,谈吐无华,就想作弄他一番。有人出面故意说:“敝地新建一座关帝庙,还欠一副佳联,恭请林状元题对联赐书。”林召棠察言观色,早知其意,颔首微笑,并不推辞。不一会儿,文房四宝献上来了,林召棠没有犹豫,也不能犹豫,神态自若地握笔在手,说了一声:“献丑了!”一挥而就。联云: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才子尽惊心。    这副题关帝庙联,句句不离关帝事迹,用典准确,对仗工稳,音韵铿锵,意境豪放,笔力雄健,同时又暗含对自视江南才子的人的讥贬,充分显示了林召棠有名有实。于是,满座惊服,气氛大变。这副对联,很快风传大江南北,成为翰墨趣闻。 


翁同龢(1830一1904)。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状元。 

日本海军舰队侵略朝鲜时,翁同龢是主战派,与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政见各异,争论甚烈。一天,李鸿章退朝后调侃翁同龢说:“我近日偶得一句下联——‘司农常熟世间荒。’可是上联老想不好。你是对联高手,请赐教!”翁同龢是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相当古代司农;李鸿章是合肥人,时任北洋大臣,掌管内政、外交、官事等大权,实为宰相。翁同龢坦然一笑.立即回敬:“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顿时哑口无言。他们都以职务和籍贯以及时事相互嘲讽,还各自正好用“荒”对了“熟”,“瘦”对了“肥”。既有互对、自对,又都是一语双关。 

本文标题:清代状元们的绝妙对联趣闻 - 故事会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ggs.net/gushihui/1360.html

相关文章

  • 风筝断线不断情

    【风筝断线不断情】简介:咸丰年间,在鼎州布政司任职的余海,因病告了假回家赋闲。为了让儿子东亮好好读书,他收养了故友的儿子孙明杰,一来替亡友抚养遗孤,二来也给东亮找个伴读的。明杰比东亮小...

    2021-06-16 故事会
  • 太阳神的儿子

    【太阳神的儿子】简介:太阳神的宫殿是光耀万丈的地方,照耀着黄金的光彩,映射 着象牙的洁白,闪烁着珠宝的辉煌。宫内宫外每一样东西都是亮 闪闪的,灿烂至极。那里永远是晴朗的正午,任何阴影都不能消 灭它的光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黑暗,什么是夜晚,几乎没有人 能长期忍受那永......

    2021-06-16 故事会
  • “狮子头”的由来

    【“狮子头”的由来】简介: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见《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千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

    2021-06-16 故事会
  •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简介:古时候有个小孩叫王波,自幼聪明,擅长对对子。一年春节,王波见家中无米下锅,就偷偷来到当地的财主舅舅家。拜见舅舅后,说明来意。舅舅对王波说:“我出一上联,你若对上...

    2021-06-16 故事会
  • 唐诗里面说酒价

    【唐诗里面说酒价】简介:历史上,不少人犯过糊涂。在宋朝,不少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争得不亦乐乎。多数人认为,唐朝酒价应是 一斗十干 (铜钱),有诗为证,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干 ,王维 新丰美...

    2021-06-16 故事会
  • 李白其实没酒量

    【李白其实没酒量】简介: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 将进酒,杯莫停 ,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 。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

    2021-06-16 故事会
  • 欧阳朝相与对联

    【欧阳朝相与对联】简介:欧阳朝相(1867-1916年),字芗蘅,八寨厅摆泥人,教育先贤,开创八寨现代教育先河。其先祖由四川迁移贵州定居,世代务农。七岁开始入私塾,诵读四书五经,一学就...

    2021-06-16 故事会
  • 出对容易对对难

    【出对容易对对难】简介: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12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

    2021-06-16 故事会
  • 送信儿的腊八粥

    【送信儿的腊八粥】简介:北京有句俗话:送信儿的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喝腊八粥,就意味着最早送来了过春节的信息。从这以后,北京民间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因此,老北京人流传着一种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

    2021-06-16 故事会
  • 魔法城

    【魔法城】简介:在印度北部的恒河中游一带,有巴特那城。从前,在这个城 内的王宫庭园中,百花盛开,故自古就有库斯马布拉 (花之都、 华之城) 之称,后又改名为巴达利普特拉,成为非常繁荣的文化 中心。有关该城的由来,尚有其他的传说,这里要谈的是一个得 自湿婆神恩宠......

    2021-06-16 故事会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