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和地主的对联故事 - 故事会 - 中国鬼故事网

鬼故事会 - 少年和地主的对联故事

2021-06-16 01:07:59 阅读 :

从前有个少年,天资聪颖,喜爱读书。虽家境贫寒,少年和他的父母却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一家人生活的平凡而开心。这一年快过年的时候,少年的父母在张罗着准备,少年也决定要给家里出出力,为过年添一份喜气。少年家在山下,看着不远山上郁郁葱葱的竹子,少年心中一动,决定写一首对联。过年那天早上,少年把自己写好的对联早早的在家门口贴了出来,只见门右边的上联是“门对千山竹”;左边的下联是“家藏万卷书”。邻居们见了,都纷纷叫好,夸奖少年有才学,毛笔字也写得漂亮,将来一定能考上状元。少年的父母听了,也十分高兴,一家人的年过的喜气洋洋。

同村的地主听了,心生嫉妒,决定要给少年难堪。于是晚上,地主叫人偷偷把少年家对门那片山上的竹子全砍了。年初一早上,邻居们也都发现了,于是议论纷纷,说竹子怎么不见了,声音也传到了少年的耳中。少年看了看山上剩下的一截截短短的竹根,不慌不忙的提起笔,在上联最下面加了一个字“短”,在下联的最下面也加了一个字“长”。于是,对联变成了“门对千山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大家看了,都拍手称好,说少年真是聪明机智,而砍竹子的人愚蠢可笑。

地主听到了,心中既难受又懊恼,更加生气了。他不愿就此罢休,脑子一转,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叫人晚上连夜把山上砍剩的短竹连根挖去,然后暗等着要看少年的笑话。很快第二天早上,邻居和少年也都发现了。大家正在议论着,只见少年又拿起了毛笔,他在上、下联下又各加了一个字“命”、“存”。这样,对联就变成了“门对千山竹短命,家藏万卷书长存”。邻居们更加称赞少年了,都骂砍挖竹子的人实在太缺德,太可笑。一时少年的名声远播,而地主也后悔莫急,不但自讨没趣和难堪,反而帮助少年成了名。

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但我想,它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民间文化故事。这个故事里有地主和平民,他们寓意着富裕与贫穷。在古代,富裕似乎是一件容易引人鄙夷的事情,富裕这个字背后写另外四个字“为富不仁”。而贫穷往往联系着“清贫”,所谓“君子固穷”,古代的高人隐士常常也是过着简朴清贫的日子,却保持高尚的气节,并引以为荣,这才令人肃然起敬。

然后故事里有对联。对联属对偶句,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独立表达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极其简短的文体。具有精炼、形象、郎朗上口、传播度高等特性。记得小时候在家干农活时,常常一边插秧,舅舅一边给我讲那些有故事的对联,如“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让我记到如今。中华民族历代以来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联,至今中国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也都贴有许多对联,他们是这些景点的第一视觉印象和可反复品味的文化底蕴;而过春节贴春联这一春节文化则更是对联独特魅力的明证。

还有就是故事中对联里包含的竹和书。作为古代雅文化的花中四君子之一,竹是极少开花的一种。它通体青翠,别致的节节累高的枝干,剑形锐利的叶子,组成了他在树木中卓尔不群、低调高节、自成一家的特质。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特别喜爱竹,其实是喜欢竹这样的性格和气质,并以此作为对自己品格的要求。因此,竹除了大量的入诗入画,更是他们居所必种之物。故有“宁可食无黍,不可居无竹”之语。而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最主要载体,古代文人安身立命之本,有书助力,便可进以治国平天下,退以修身齐家。很显然,读书历来在中国是一件高尚的事情,以至于在中国古代,专门有“读书人”或“书生”这一称呼的群体,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若是月朗星稀的夜晚,可独自一人散步于屋边竹下,看竹叶疏风漏月,赏自然之美,享受一份静谧悠远;如逢风骤雨急的下午,可在窗下读几卷奇书,或神交古人,或凝心听雨打竹声,都是无穷诗意澹泊。我想,如果说“菊与刀”是日本民族的性格符号,那么竹与书就是中国文人的品性标志。

左宗棠曾有联自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境界太高,怕不能企及。这江湖山长水远,梦想太多。或大隐于市,或小隐于野,若不能“门对千山竹,家藏万卷书”,愿能有三亩闲田,一小静处;种几丛竹,拥几架书,交三五好友;闲时敛心静气,读书品竹,便是理想生活。

本文标题:少年和地主的对联故事 - 故事会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ggs.net/gushihui/1400.html

相关文章

  • 毛主席游长沙橘子洲的对联故事

    【毛主席游长沙橘子洲的对联故事】简介:一九六五年秋,毛主席与周总理同游长沙橘子洲,游览中,毛主席突问总理:“恩来呀,我出一上联,你对一对下联如何啊?”,总理笑着道:“好,主席说吧”,主席沉思了一下,...

    2021-06-16 故事会
  • 话说四仙桥的楹联故事

    【话说四仙桥的楹联故事】简介:德清县乾元镇金火村,属典型的江南水乡,村内河道纵横,南山北水,地理位置极佳。村落历史久远,文化底蕴厚实,是文化名人俞樾、俞陛云、俞平伯的祖籍地。现今村里尚存着与...

    2021-06-16 故事会
  • 半边林靠半坡地

    【半边林靠半坡地】简介:传说唐代诗人杜牧在酒亭喝酒并同店主人杏云姑娘对对子,临走的时候,杏云忙上前问道:“请教先生贵姓大名?”杜牧说,我的姓名是: 半边林靠半坡地 一头牛同一卷文...

    2021-06-16 故事会
  • 汉阳的树

    【汉阳的树】简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仕途坎坷,长期漂泊羁旅的唐代诗人...

    2021-06-16 故事会
  • 天鹅媒

    【天鹅媒】简介:尼奢陀国的国王名叫那罗,他年青俊美,品德出众,武艺高 强,熟谙经典。许多名媛淑女围着他转,可是他却一个也看不 上,只把精力用在管理国家的事业上。 在另一个毗德尔跋的国家,国王毗摩,膝下有一个女儿,芳 名叫达摩衍蒂,是个出了名的美女,连天上的仙......

    2021-06-16 故事会
  • 阿里山的传说

    【阿里山的传说】简介:在台湾嘉义县的东面,有一座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名叫阿里山。山上生 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台湾三宝(大米、甘蔗和樟树)之一的樟树大部分生长 在这里。这儿,一年四季花香鸟语,是台湾有名的游览胜地。特别引人注目的 是半山腰上的一棵参天的大桧树。据说,...

    2021-06-16 故事会
  • 憨老头三换对联

    【憨老头三换对联】简介:1975年冬,文山某山村有一位憨老头为儿子娶媳妇,请一位民办前教师代写喜联。教师问写什么内容,老头表示巴望儿子儿媳勤俭持家过日子,于是教师挥笔写上这样一副对联:...

    2021-06-16 故事会
  • 盖吉兹的戒指

    【盖吉兹的戒指】简介:很古很古的时候,在吕底亚生活着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名叫 盖吉兹。他每天在大山里为国王放羊,生活十分简朴,吃的是黑 饼和干酪,喝的是羊奶、山泉和瀑泉,日子一天天平静地过去, 盖吉兹在山里生活得很幸福。 然而,有一天,天空忽地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骤......

    2021-06-16 故事会
  • 伏羲出世

    【伏羲出世】简介:传说在我国遥远的西北,有一个极乐的国家,叫华胥氏国。这个国家是那 么遥远,无论是走路、乘船,还是坐车,都很难到达那儿。这个国家没有政府, 也没有首领,而且一般的人也没有什么欲望和嗜好,所以这里的人们生活美 满而幸福,寿命奇高。他们落在水里淹不...

    2021-06-16 故事会
  • 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汉钟离十试吕洞宾】简介:八 仙 之 一 的 吕 洞 宾 在童年时就已经熟读经史,涉猎百家,学问相当渊 博。可是,后来他一连考了 年进士,却屡试不第 ,每次都名落孙山 。于是他 心灰意冷,看破红尘,浪迹江湖,做了一名道士。 相传在吕洞宾 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又叫他去应考,尽管他心中...

    2021-06-16 故事会
你可能感兴趣